作者:小贝
发布:2020-11-28 12:42:26
阅读:46
是什么偷走了90后的睡眠?
一个人躺在黑夜里,手机却连接着整个喧哗的世界。只要你不停下来,它永远有新鲜的东西喂养给你,我们被这块小小的电子屏幕驯养成了一只又一只信息饕餮。
第二天倦怠无神、精力不济的时候,也不是没想过要好好睡觉,可就是很容易屈服于熬夜快感,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睡眠节奏,养成能高效恢复精力的睡眠习惯。
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呢?怎么做才能高效地恢复精力呢?
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,要务实,不要不切实际。
理想的固定起床时间,应该比你必须上班、上学或做其他事的时间早至少90分钟。这样在睡醒之后,有充分的准备时间,不会慌里慌张。
固定的起床时间是定海神针,保证你的作息不会被打乱,所以周末睡懒觉是大忌,睡一次懒觉,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。
就算某一天你凌晨三四点才睡,你也要起床进餐,充分醒过来,再回去睡。
失去的睡眠是补不回来的,晚点起只会破坏原有的生物钟,让已经建立的一切秩序陷入紊乱。
根据固定起床时间,推算自己的入睡时间,再加上你入睡所需时间,就是你要上床睡觉的时间。
个体所需睡眠时间,存在差异,不是睡得越多越好,也不是睡得越少越好,适合自己才能更高效率地恢复精力。
评估和衡量睡眠质量不是看睡没睡够8小时,而是看睡了几个睡眠周期。当你不清楚自己一晚上要睡几个睡眠周期时,就按5个周期的平均值开始睡(一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)。
比如你的固定起床时间是7点半,那往前推5个睡眠周期,入睡时间就是午夜12:00,如果你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入睡,那么你需要提前半个小时,也就是11:30分就上床睡觉。
睡前要怎么做呢?
远离电子产品,因为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会妨碍褪黑素的分泌,而褪黑素是用来给我们助眠的。我们可以换成看书,也可以关闭屏幕,用手机来听助眠的节目。